随着科技的发展,遥感在农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从高空的卫星、低空的无人机到地面的各种现代农业物联网传感器,越来越智能的技术正在逐渐应用到传统农业中,通过天空地一体化的信息采集技术与装备,实现对农业数据的感知和诊断,并最终实现精准化种植和智能化管理,“农耕技艺”的内涵正在被重新定义。
遥感影像可实时记录作物不同阶段的生长状况,获得同一地点时间序列的图像了解不同生育阶段的作物长势。作物长势遥感监测建立在绿色植物光谱理论基础上,同种作物的生长状况会随着光温水土等条件的不同而变化,卫星照片上表现为光谱数据的差异,根据绿色植物对光谱的反射特性,可以反映出作物生长信息与状况,从而进行长势监测,可为指导农业生产,预测作物单产和总产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利用遥感识别不同农作物类型,主要依据是农作物在近红外波段的反射主要受叶子内部构造的控制,不同类型农作物的叶子内部构造有一定的差别,根据实地调查关键时段特征和遥感影像,采集提取各种作物、种植地在不同时间阶段的光谱特征进行作物分类。通过遥感快速、准确识别各种农作物类型,对于完善农作物面积监测方法、开展农作物生产水平遥感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对电磁辐射的吸收和反射特性会随着波长与自身特征的变化而变化,作物在病虫害侵染条件下,引起的色素、水分、形态、结构等变化,会在不同波段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吸收和反射特性的改变,即病虫害的光谱响应。利用遥感技术能快速、准确地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范围进行监测,可以解决作物病虫害早期发现和防治的问题,为促进农业生产提供条件。
与传统的农业灾害监测相比,遥感监测技术具有宏观性、经济性、动态性、时效性等特征,克服了传统监测方法的不足,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本平台将更正来源或者删除该文。